公告通知
关于邀请参加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6-25 15:34 浏览次数:849次

各会员单位: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自1999年以来,高交会已成功举办25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成果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经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将于2024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举办,展览面积约40万平方米,预计将有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知名企业与国际组织参展。本届展会共设置国际科技展、未来科技展、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科技巨头产业链展、半导体显示与集成电路展、电子信息与大数据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低空经济与空天展、高端装备制造展、专精特新展、新能源产业展、高端医疗器械展、医药及医学检验展、新材料展、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展、清洁能源展、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展、产教融合展、轨道交通展等多个专业展,全方位展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发布高新技术最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与洽谈。是国家科技重器宣传展示的第一平台,是成为世界级高科技企业的第一平台,是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全球的第一平台。“中国科技第一展”现诚挚邀请相关单位与负责人参展参会。

   如企业有意愿参展参会,可与协会联系报名,请报名企业于8月1日前将附件1回执表发送至邮箱1985388992@qq.com.

   联系人:罗惠芳     电 话:O29-87307871

附件1:


附件2: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总体方案

   当前,创新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科技竞争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改善创新环境,提升创新体系效率,在全球创新变局中加速中国创新,是我国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世界格局变化和国际竞争的战略抉择。为办好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指引高交会在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总体目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任务,持续完善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要素,围绕“十四五”规划布局和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卓有成效的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技术交流、采购对接、现场签约等活动,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实体化产业化应用。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交会在国际经济与科技交流合作的积极作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三、办展理念

(一)国际化

   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墨西哥、德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开展高交会海外推介。高交会的运作向国际对标并优化创新,提升国际化水准,让世界了解高交会,让高交会走向全世界。

(二)品牌化

   坚持品牌化导向,不仅要持续擦亮高交会作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金字招牌,也要将高交会打造成举世闻名的品牌展会。同时,通过高交会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品牌影响力和渗透力,助力企业品牌国际化,推动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专业化

   保持专业展览的定位,全力打造专业化办展模式,完善展会策划、整体推介、招展招商、配套服务等全流程专业化服务,并针对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方向,将高交会打造成为深圳市产业孵化、落地生根的加速器。

(四)市场化

   市场化是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的首要路径,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供需。本届高交会将综合政府需求与市场规律,合理配置展会资源与配套服务,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模式。紧紧围绕供需两端的核心需求与痛点,打造多方合作共赢平台,进而实现高交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四、办展策略

   突出“六新”,即新模式、新功能、新亮点、新品牌、新赋能、新格局。

(一)新模式——转型市场化运作

   推动高交会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政府不再补贴财政资金,全部费用由市场化方式解决。以GOCO(政府所有但由承包人管理使用)方式遴选高交会运营单位,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科技安全等前提下,赋予运营单位高交会品牌运营权和开发收益权,全面负责展会组织、品牌开发工作。

(二)新功能——强化现场交易功能

   深入挖掘适销对路、便于交易的高科技产品参展,提高高交会现场成交率,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参展比例、买家邀约比例。持续跟踪重点企业、明星项目发展情况,提升展商的持续参展意愿和用户粘性,突出高交会的实效性。

(三)新亮点——提升展览专业化

   重点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特别是电子信息和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低空经济及空天、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新材料等优势领域,鼓励国家部委、省市、高校组团及国外友好城市参展。将高交会打造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风向标”、“行业风向标”和“创新风向标”。

(四)新品牌——打造领先成果首发地

   通过全年运营论坛、创新赛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明星项目进入高交会。针对重点高新技术领域设立榜单,如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案例,设立“超新星Supernova.i榜单”并商业化运营,以榜单、论坛双点效应打造高交会现场即时爆点,进一步提升高交会的IP长期影响力,推动高交会成为全球新品首推地、前沿技术首选地、新政策首发地,展示一系列国内外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

(五)新赋能——提升展会数字化水平

   引入专业化数字交易平台,推动高交会数字化转型,提升招展效率和线下线上融通水平,深入挖掘高交会后台数据价值,以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为中心构建高交会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收集整理展商、观众、买家、交易等数据,运用数据大模型进行分析,掌握行业趋势与市场动向,并及时推出产业权威报告,实现高交会数据的多维度、精细化管理。

(六)新格局——推动展会国际化

   与伦敦科技周、迪拜电子展GITEX、俄罗斯数字经济大会CIPR、德国国际铝工业展、日本汽车电子展、泰国电子展、美国消费电子展等国际知名展会合作,联动办展,加强国际科技产业合作。推动河套、前海、西丽湖、光明科学城、国家高新区等五大创新平台联动举行大湾区推介会。与国内外主流媒体、专业媒体合作,提高高交会国际知名度及品牌影响力。

五、总体安排

(一)举办时间

2024年11月14日—16日

(二)举办地点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三)展会主题

科技引领发展 产业融合聚变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天津振威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五)展会规模

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

六、展会规划

(一)展区规划

   本届高交会拟设包含国际科技展、未来科技展、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科技巨头产业链展、半导体显示与集成电路展、电子信息与大数据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低空经济与空天展、高端装备制造展、专精特新展、新能源产业展、高端医疗器械展、医药及医学检验展、新材料展、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展、清洁能源展、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展、产教融合展、轨道交通展等多个专业展。

1.国际科技展

主要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及延伸国家和地区、友好国家、国际友好城市的整体形象、资源优势、特色产业、重大合作项目,各相关产业世界500强国际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更深层次推动国际资源推广,加强产业联动和国际市场对接。

2.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

主要展示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大型工程装备等展现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大型装备。

3.科技巨头产业链展

主要展示产业链涵盖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包括动力提供、原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制造乃至流通和消费等环节。

4.专精特新展

主要展示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成就,“20+8”产业发展布局,“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内容,向全球展示我国以科创驱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等。

5.未来科技展

主要展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电子竞技等未来科技产品和技术,以及物联网、元宇宙、大数据与云计算、数字虚拟、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热点技术和产品、消费电子终端等。

6.新能源产业展

主要展示储能技术与材料、储能系统、光伏材料应用技术和产品、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及装配、智能驾驶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新能源汽车线束与连接器技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测量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及材料技术、数字能源等。

7.高端装备制造展

主要展示智能制造、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专区,重点展示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工业个性化定制、激光加工和工业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物流装备与技术、自动化解决方案。

8.高端医疗器械展

主要展示医用影像、医学检验、体外诊断、医院建设、智慧医疗、智能可穿戴产品、医疗机器人、手术室、医用电子设备、医用光学、医用耗材、消毒感控、骨科、医疗服务、后勤管理、健康管理与服务、医疗机构、康复、智慧养老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产品、前沿产品、亮点产品等。

9.医药及医学检验展

主要展示实验室技术、实验室耗材、仪器及设备、生物技术服务、医学检验及IVD、基因技术、质量控制及安全等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生物制药成分、制药设备、医药包装、药品、医药原料、辅料配料等制药与技术,展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趋势和前沿解决方案。

10.低空经济与空天展

主要展示工业级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eVTOL、直升机等各类低空飞行器,低空路网基础设施等低空经济领域最新技术及应用,以及航空航天新材料、基础元件与部组件制造、卫星制造、卫星运营及服务、卫星通导遥技术等空天领域产品与最新应用案例等。

11.半导体显示与集成电路展

主要展示EDA工具软件、高端芯片、半导体材料、先进封测等领域最新技术突破和产品,打造从衬底、外延到芯片制造到器件应用完整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条发展全景图等。

12.新材料展

主要展示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各种基础材料最新科研技术成果等。

13.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展

主要展示环保水处理、水治理、空气净化、水净化、垃圾处理、智慧环保、智慧电力、节能智慧低碳、智能建造、数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城市更新、建筑节能、建筑综合能源、数智建造未来、可再生能源建筑、建筑碳排放、环保材料、节能应用等领域的最新产品、技术及应用等。

14.清洁能源展

主要展示氢能、太阳能、风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核能、输配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应用技术和产品。

15.电子信息与大数据展

主要展示电子信息与大数据等电子设备、智能储存设备等数据信息如电子设备及电子元件、存储技术与相关设备、数据处理与安全、数据中心技术与设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电子生产设备、电子组装自动化、点胶与粘合技术、表面贴装技术、线束加工与连接器制造。

16.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

主要展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各类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整机、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机器人开发平台与软件技术、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仿真技术、测试技术与设备、应用软件等相关装置及机器视觉、减速器等零部件。

17.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展

主要展示全球知名企业、农业科技成就展示、智慧农业、智慧灌溉与数字孪生灌区、设施农业、数字乡村等。

18.产教融合展

主要展示学校教育和产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模式与成就、代表性专业及案例,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进程创新举措和形成的标志性成果、展示等。

19.轨道交通展

主要展示轨道交通及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轨道交通配套及零部件、轨道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地下空间安全道路信息化展运维、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维护设备及技术等。

(二)观众组织

   结合企业品类和参展商的市场需求,制定核心买家一对一邀约方案。计划邀请全球90余个国家及地区超50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到场。

(三)配套活动

1.新技术新产品首发。围绕深圳“20+8”产业,邀请国家部委局院、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各类主体,在会期发布新政策、新标准、新成果等。同时,积极协调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深圳市重点企业在高交会上集中发布世界前沿新技术、新产品。针对重点高新技术领域设立评选榜单并商业化运营,同时通过榜单进一步提升高交会的IP影响力。

2.成果交易促进活动。包括项目融资路演会、项目配对洽谈、国际商务洽谈会等活动。深入挖掘适销对路、便于交易的高科技产品参展,提高高交会现场下单率,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需求开展精准招展招商,为国内外展商提供寻找合作伙伴、建立业务联系的对接服务,有效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交易。

3.专业技术会议。由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技术联盟、国内外知名企业等机构举办,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会议。

4.现场签约。以大会为平台,搭建供需双方交流交易平台,促成重要产业合作项目的集中签约。

5.采购商大会。根据参展产品的特性、地域特色以及展商的需求,数据库将精准定位,定向邀约、匹配对口采购商、代理商。同期举办“采购需求发布会”、“采购商沙龙活动”、“采购对接洽谈会”、“采购意向签约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四)宣传推介

   通过全媒体宣传报道和展会路演推介等方式,多角度、深层次推介宣传本届高交会。全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的相关领域重要展会上举行60余场高交会推介会。包括俄罗斯工业与能源展、美国休斯敦石油与能源展、德国汉诺威工博会、阿布扎比石油展、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服贸会等。